作者|青山研究院
(资料图)
导语:政策是驱动环保的直接因素,经济是决定环保的根本因素。
政策的驱动力变弱以来,很多环保企业越干越迷茫。一位在环保企业任高管朋友表示,近些年的一些变化让他越来越琢磨不透。
这是现阶段很多朋友的困惑:环保产业增长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产业发展的边界在哪?能否从一些角度得到全景式的观察?
就企业而言,影响因素各不相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但是把视角拉升至一个领域、一个区域,就能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基本上是企业发展空间的边界。
长久以来,环保企业普遍以政策为单一决策点,而忽视对政策背后更深层影响因素的参考,比如地方的经济状况、营商环境等。
环保产业的发展依托经济基础,而各地的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因此,环保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
环保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一些领域显现出集群效应,如装备制造大多聚集于东南沿海省份,而固废处理领域的巨头则在珠三角有明显的聚集。
如果要开展环保产业的地域性研究,珠三角地区的固废产业和固废龙头企业一定是非常合适的样本。所以,本文就以珠三角固废企业的崛起为分析对象展开,剖析环保产业与地方经济、营商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01
珠三角的固废产业和龙头企业
固废领域经历二十多年的大发展、大变革,各地方都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配套,但就产业的发展程度、企业的聚集度和产能输出程度而言,珠三角固废产业是国内独一份。
研究下来,珠三角地区的固废产业确实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同时其中蕴含有关环保企业发展的共性逻辑。
首先来盘点一下这些年活跃在业内的珠三角固废企业:
广环投:广州市政府直属的全资国有企业,成立于 2008 年 1 月,主业聚焦固废处理,在广州市占有极高市场份额,总资产超过 370 亿元,曾于 2020 年混改博世科。
广东省环保集团:成立于 2000 年,广东省属国有企业,前身为广业集团。2021 年 3 月 18 日,为推动形成全省环境治理“一盘棋”新局面,企业正式更名为“广东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固废处理是其核心业务之一。
侨银股份:20 余年深耕市政环卫领域,2020 年在深交所上市,成功实现由环卫到城市服务、广东到全国的“城市大管家”模式转型。
东江环保:危废领域超级龙头企业,创立于 1999 年,深港两地上市环保企业,2016 年被广东广晟混改,创始人张维仰退居幕后。东江环保危废业务重点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区域。
深能环保: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是深圳能源集团旗下的大型环保专业化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该领域的专业化公司之一,业务涉及垃圾焚烧、三废处理、污泥焚烧等领域。
绿色动力:前身为 2000 年成立的深圳道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引进国际先进垃圾焚烧技术进行国产化开发的专业企业之一。目前由北京市国资委控股,总部位于深圳,是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内首家 A+H 股上市企业。项目分布国内 19 个省市区域,项目数量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列。
光大环境:中国最大环保企业、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严格来说不属于纯粹珠三角企业,列在这里是基于其在深圳设立了国内总部,对国内项目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科技研发、设备制造等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深投环保(深圳市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8 年,是国内首家为工业企业提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配套服务的专业机构,业务分布中国华北、西南、华东、珠三角等区域。
格林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册成立,2010年1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开采城市矿山资源第一股,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与城市矿山开采企业。在国内11省和直辖市建成16个废物循环与新能源材料园区。
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领域龙头企业,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环卫装备、环卫服务、环境装备、科学仪器、环卫机器人、垃圾焚烧发电、风机装备等。
瀚蓝环境: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头部企业,前身为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92 年成立,2000 年上交所主板上市,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 16 个省。
顺控发展: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实控企业,深交所主板上市,固废处理是其核心业务板块,形成了集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类及协同处置、市政环卫、工业固废及危废处置为一体的综合性固废产业服务平台。业务范围涉及国内多个地区。
东实集团: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 31 日,是东莞市属国有企业,是东莞“环保大管家”,业务涵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业节能及工业固废治理、土壤修复及环境卫生治理三大领域。
中山公用:公司成立于 1998 年,中山市政府控股,深交所主板上市。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固废处理业务包括服务于中山市北部 8 个镇(街)区的固废处理项目,垃圾处理能力达到 2500 吨/日,年均发电量达到 3 亿度/年。
长青集团: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1985 年,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生物质热电装机规模位居中国同行的前列。公司从燃气、取暖用品及其核心部件的制造型企业,成功进军环保热能产业。
……不一一列举。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珠三角地区的固废企业数量众多,普遍规模较大,多是行业头部企业,且大多已经上市,在深耕本地业务的同时能够辐射周边区域甚至全国市场,形成了向外输出产能的优势和地域特征。
这一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珠三角固废企业为何能齐齐领先于行业?其中暗含哪些环保行业共性规律?我们来一一解开。
02
经济基础和人口规模决定市场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环保产业。
谈到区域固废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因为这是决定环保行业需求状况的根本因素。
以 2021 年为例,珠三角九座城市的 GDP 合计突破 10 万亿元,其中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都是万亿 GDP 城市,深圳首次突破 3 万亿元大关,东莞迈上 GDP 万亿元和人口千万的“双万”新起点,全国二十多座万亿 GDP 城市,珠三角占据 4 城。
环保产业有一条参考线,即一个成熟经济体的环保产业的产值大约占 GDP 规模的 2-3%。国内较发达区域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欠发达地区则不到 2%,据此即可推算一个地区的环保市场规模,而珠三角无疑是极为理想的环保市场区域。
环保产业的另一个基础参考数据是人口规模,一个地方人口的规模决定了相配套的环保产业规模,如生活垃圾处理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人口规模迅猛增长,同时外来人口众多,2020 年广州市就业人口达 1158.01 万,深圳市就业人口为 1292.29 万。根据官方数据,2021 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最高的 5 座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和深圳。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最高的城市是东莞市,人均每日产生生活垃圾 1.30 公斤。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是国内少有的垃圾高产区域,这种高产既体现在总量,也体现在区域密度。
此外,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刺激珠三角地区形成固废产业集群的关键要素。珠三角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方面表现突出。
广东省工业产值前十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产生的危废主要为含铜废物(HW22)、表面处理废物(HW17)、焚烧处置废物(HW18)、含酚废物(HW39)、废酸(HW34)等。
而广东全省危废产生量最大的十大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惠州、东莞、佛山、清远、韶关、珠海、中山和江门,占全省总量的 93.4%,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此外,珠三角地区较早开始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工业产业的集群化和先进性,为环保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是有相对持续稳定的需求,二是规模化带来的集群效益,三是固废处理技术的领先性,珠三角固废企业的崛起于全国莫不受益于此。
显然,珠三角地区的固废产业首先在本土市场需求这一点上就具备前天优势,这为珠三角固废企业后来崛起于行业奠定了基础。
03
改革先行优势带来固废业先发优势
珠三角地区的固危废产业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先发优势,而这种先发优势则来自珠三角作为改革试验田的先行优势。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珠三角则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凭借濒临港澳的优越区位条件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珠三角地区较早地成为国内城市化水平高、发育完善的都市经济区。
经济的先行意味着环保产业的先行,珠三角的经济先发优势和规模为固废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先机,因此珠三角固废企业后来能够领先行业并走向其他地区。
前述固危废企业基本上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在行业的发展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在任何一个领域,进入的时机非常重要。不只是固废领域,环保行业各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几乎都是在较早的时期就开始布局和深耕。
这几乎是一条商业准则,但当前行业中有两个现象与之相悖,一是部分环保集团的凭空组建,另一是一些第二增长曲线的跟风探索。
从粤系固废产业发展的案例中不难看到,成功的战略布局和机遇把握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进入的时机足够早,二是深耕的时间足够长。
如果一个战略布局已经存在跟风的成分,那么基本上机会不大。
由于站在离改革开放风口最近的位置上,珠三角固废企业获得了相对领先的成为全国性企业的先机;但如果仅仅是良好的本土市场条件和发展的先机,尚不足以解释珠三角固废企业为何能以地域性优势领先国内。
在上述两个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营商环境。
04
制度改革造就良好营商环境
环保产业服务和依附于社会经济发展,但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于固危废产业而言,珠三角地区一方面有持续大规模增长的市场,另一方面是改革带来的良好营商环境。
就商业制度,珠三角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政策制定和监管上相对更加灵活。
珠三角临近港澳,发展市场经济较早,这使得珠三角的产业可以利用港澳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中,固废产业的发展也能够较早地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珠三角是国内最早发展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试点的地区,经济活动受到市场自由调节较多,政府干预相对内陆地区较少,因此成为中国市场化较为彻底,市场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这对于环保产业而言至关重要,环保本身是一个由政策驱动、面对政府客户的产业,如果缺乏市场化的制度建设,产业发展的活力就会变差。
活跃的市场经济能够促进行业的竞争,从而实现要素的高效配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才能保证不被淘汰。
环保产业身处其中同样如此,所以珠三角固废企业普遍表现出了战略布局和治理上的优越性。以瀚蓝环境、东江环保等从地方走向全国市场的国民企为例,其战略布局、企业治理等维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均优于同行。
从环保督察的结果可以看得出来,一些地方环保政策落实不下去、相应的环保配套产业发展相对落后,问题多出于机制改革的滞后。
青山此前的文章中分析到,行业内的一部分国企能够从地方走向全国,与其在不断的改革中形成了全新治理模式有关(参考文章:环保“地方军”的蜕变)。
制度性的领先带来的优势就是,珠三角固废企业可以进入其他区域,但其他区域很难进入粤地。
结语
珠三角固废企业发展启示录
环保产业与经济建设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就现实的情况而言,一些依赖本土市场的环保企业,天花板就在于本土经济的发展水平。
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环保的上限,环保行业的发展很难跳出经济现状。尤其是经济环境出现状况的时候,环保行业必然受到影响,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现在一些企业面临需求变少、付款变差的困境。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变革,珠三角固废企业的崛起本质上得益于珠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下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如今行业整体性的寒潮同样源自经济的波动。
过去强力的政策驱动,把很多企业框在了政策导向的思维下,事实上影响环保行业更加本质的因素是经济基础。
行业要清楚认识到一点,过去的高增长是阶段性的、是非常态的。如果我们左右多看看,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在很多领域存在。
青山服务的一些企业这几年完成了业务结构和治理结构从非常态到常态的转变,过程虽然痛苦,但阵痛过后逐渐迎来了坦途。
环保企业普遍面临产业转折期的变革,需要根据行业的演变逻辑勾划企业未来的路。
注:对于环保产业当前正在发生的变革,青山研究院基于长期持续调研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趋势洞察报告》,做了系统研究分析,需要参考了解的朋友可戳此订阅报告。
备注:数据支持|青山研究院
原文标题:珠三角固废企业强势崛起背后:环保产业3个增长本质|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