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
(资料图)
5月25日一大早,一辆辆装满各种蔬菜的三轮车、农用车不断开进博湖县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院内,经过蔬菜经销商验货、车辆地磅称重后,蔬菜就可以“登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大货车发往全疆各地。
5月25日,博湖县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院内,菜农一大早拉运蔬菜来交易。任孝金摄
“平均每天要从这个院子里卖出去300多吨的蔬菜。”合作社负责人任孝金自豪地说。
博湖县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博湖县本布图镇再格森诺尔村。15年前,任孝金牵头成立合作社时仅有8名成员,目前发展到了277名社员。该合作社每年蔬菜销售量达10万吨,带动周边1000多户种植户增收致富。
今年53岁的任孝金是焉耆回族自治县人,他为何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再格森诺尔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
“这里的菜农起早贪黑太辛苦,挣不了几个钱,我看着心里难受。”提起创业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初衷,15岁就在蔬菜市场上摸滚打爬的任孝金深有感触地说。
在任孝金成立合作社之前,本布图镇没有蔬菜交易市场,大部分菜农蹬着人力三轮车赶到10公里外的焉耆回族自治县集贸市场去卖菜。“早上6点摸黑起床,骑行一个多小时赶到焉耆的菜市场,一车菜卖个二三十块钱,回来就到下午了。”提起合作社成立之前卖菜的经历,本布图镇再格森诺尔村老菜农吴登云直摇头。
而如今,蔬菜交易市场距离吴登云家的菜地不到5分钟的路程。“这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带头人任孝金。”吴登云说。
本布图镇有着“蔬菜之乡”美称,蔬菜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任孝金每年都前往青岛、乌鲁木齐、石河子参加合作社能力提升培训。
“将合作社打造成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新品种示范种植、新技术辐射推广、农产品订单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合作社。”任孝金为合作社发展定下了目标,注册了“农湖”商标,引导菜农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任孝金的引导下,当地菜农种植蔬菜从矮化密植和漫灌沟灌等模式,转变为标准化种植、节水灌溉等科学化种植管理模式。“过去传统种植辣椒产量低,抗病差,按现在的种植模式,辣椒可以采收三四遍,节约了水肥,收入还高了。”任孝金说。
5月25日,收购蔬菜的大货车开到博湖县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菜农的地头装蔬菜。任孝金摄
通过科学化管理,该合作社的7000亩的蔬菜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的达到了4500亩,先后有18种蔬菜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种蔬菜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2016年11月,该合作社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有了蔬菜品牌和良好的声誉,任孝金在疆内外的固定客户越来越多。合作社的蔬菜走进了北京、上海等地,逐步实现了订单销售。
“每年客户需要啥样的蔬菜,需要多大的量,育苗种菜前,我都会和社员们坐在一起商量后,与每户签订种植意向协议,有计划地种植,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盲目种菜。”任孝金说。
吴登云家里有10亩地,其中2亩地种蔬菜。种菜吃不了的可以换些零花钱。“有了合作社,我全部种上了蔬菜,每年有近10万元的收入。”吴登云说。
“合作社西红柿订单每年1万吨,青辣椒订单2万吨。”菜农杨新青说,我们合作社的蔬菜不愁卖,周边和静县、和硕县的菜农都找任孝金帮忙销售。
“合作社距我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任孝金说,农户的大棚农膜、滴灌带、钢管等生产建设材料都是各自采购,今年将由合作社统一从厂家购买,进一步降低成本。“细化蔬菜种类,提高蔬菜质量,巩固合作社品牌,本布图镇的蔬菜产业才会走得更稳、更远。”任孝金说。